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认为,对淘宝与工商总局的这场交锋,首先应当明确一点--抽检结果的正品率只能对应样品去衡量,不能直接推而广之用来衡量所有的商品。“不能画等号,但不排除有正相关性。”
抛开关于抽检程序的质疑,近年来关于网购打假、网络售假的争议不断,此次交锋中,工商部门和淘宝对于“正品”的界定也出现了争议,那么什么样的商品属于“假货”?对此,有待作出更科学明确的界定。
淘宝网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目前淘宝上大约有10亿件商品,平台对假货有一套事前、事中、事后监管追查流程。比如事前监管中对商品关键词会进行审核,商品如果带有“高仿”,则无法上架。在原有的打假体系基础上,淘宝28日宣布成立300人“打假特战营”,专职助线下打假,假货信息第一时间提请执法部门处理。
综合记者多方采访情况,从监管部门抽检结果进行比对,能更加进一步看清网上假冒伪劣产品的端倪。2014年“双十一”网购节前夕,质检总局公布对5大类14种电子商务产品的专项抽查,合格率仅为73.9%,质量状况不容乐观。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质检总局这次抽检采取“神秘买家”方式,从天猫、京东、苏宁、亚马逊、当当、1号店、凡客等正规、大型电子商务平台抽取。质检总局当时还通报了5起电商产品打假案,这些不合格产品多通过“天猫”“京东”或“1号店”电子商务平台对外销售,而这一些平台都自称“不销售假冒伪劣”。
“网购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促进消费、拉动经济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企业和监管部门的态度应该是察觉缺陷、处理问题,正确对待结果,不要产生对抗情绪。”邱宝昌说。
专家认为,个别商家确实利用了网络站点平台跨地域、跨时空的特点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甚至利用技术方法制造虚假评价,但平台和监管部门在这件事情上的目的是一致的,应当联手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