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妻子是“双独”,要孩子也不算晚,但始终没想过再要一个,其实是因为经济方面有些吃力。
在我印象里,从妻子备孕开始,我们基本上就没再存过钱,需要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在生儿子之前,妻子曾经有一次胎停育。准备再次怀孕时,我们很谨慎,事先找了个名中医调养身体,每次光是挂号费就300元,取药花200多元,一礼拜一次,连看了半年大夫。
妻子怀孕后,为了保胎又继续看了3个月中医,各种营养品、维生素也都跟上:一瓶富含DHA的深海藻油就要二三百元,能吃一个月,据说对胎儿大脑发育有好处;一两燕窝也得好几百元,据说对孩子的皮肤有好处,每隔3天就要吃10克……
当年,正赶上“奥运宝宝”潮,各大医院妇产科爆满,为了建上档,只能去专家特需门诊,一次挂号费就200元,再加上各种检查费,将近1万元,而妻子生育保险的产前检查费最多只报销1400元。但为了生一个健康的宝贝,谁还会计较这些钱呢?!
孩子出生后,请月嫂的钱也不是一个小数;因为两家老人都帮不上忙,我们又请了两年的育儿嫂,一个月3500元。我听同事说,现在的育儿嫂月薪都5000元起,有经验的更贵,而优秀的月嫂工资都得上万。我暗自庆幸自己要孩子要得早,现在是绝对请不起了。
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我们给他报了早教班;为了上公立幼儿园,赞助费没少交;上小学之前,英语、轮滑、游泳、钢琴……各种兴趣班我们几乎都报全了,就是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好在我家划片的小学不错,比起倾家荡产买学区房的家长,我们幸福多了。
就是因为这一笔笔不低的消费,我们夫妻不准备再要二孩。其实,有些花销我明知是过度消费,但不掏这钱就心里没底,比如妻子怀孕时的各种营养素,别人都吃,你不吃,孩子以后会不会就比别人家孩子笨?比如各种兴趣班,别人家孩子都学,你不学,孩子万一学习落后怎么办?有时,我感觉自己被“别人家孩子”“绑架”了,掏了太多本可以不掏的钱;现在要让我再生一个,再被“绑架”一次,我可真的没能力了。
我和老公家里都有兄弟姐妹,感情也很深。我一直也想要两个孩子,今后也互相有个依靠。但由于政策不允许,我也就只是想想而已。
得知“全面二孩”政策公布之后,我动过一丝念头,但只是上网草草查了一下,已经被吓得不轻。
各种专家的建议在网上随处可见:“‘70后’生二胎须谨慎”“‘70后’生育期结束,或没机会生二胎”……现在医学上,35岁以上怀孕就属于高龄危险期,本身自然怀孕的概率就小了很多,自然流产的概率却大了不少,即使顺利怀上,孕妇也有可能会出现各种妊娠并发症,而且高龄夫妇生育,和卵子质量已经下降,孩子出现先天愚型等畸形的概率也会增加……
而且,就算平安生下健康宝宝,今后的养育、教育也都是个问题,可不只是“花钱”那么简单。女儿刚上初中,我就算现在马上怀孕,孩子出生后也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照顾。家里老人年纪都大了,帮不上忙,我只能自己带孩子。两三年的时间里,几乎全部精力都要放在老二身上,那女儿中考怎么办?
这么一想,我觉得还是算了吧。“全面二孩”的政策可能更适合“80后”“90后”的那些父母,我已经习惯三口之家的生活了,也没必要再折腾一回了。
我和妻子工作都特别忙,平时就没有时间带孩子,只能请家里老人帮忙。女儿从刚断奶就住在奶奶家,一直住到今年9月上小学。
我妻子是她们公司的财务主管,基本上一天都离不开人,还常常要加班,尤其到了月底、年底,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岳父母家在外地,在我女儿刚出生的时候,我们还曾想过两家老人轮流带孩子的可能性,但最终还是由我父母承担了全部任务,因为接岳父母到北京来住很不现实。
我们家的房子位置好,在市中心,但面积不大,50平方米的一居室。毕竟空间太小,岳父母到了北京,肯定要在周边另外租房,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而且那时妻子的弟弟刚刚结婚,准备马上要孩子,到时岳母肯定也得回老家帮忙。我父母家的居住面积倒是足够,两位老人也都退休了,唯一不方便的,就是父母家在远郊区,离我家有点远,有两个小时车程。
对我们来说,最佳选择就是把孩子放在爷爷奶奶家,每周末我和妻子过去住,或者接孩子回自己家来住两天。孩子上幼儿园期间也住爷爷奶奶家,是因为接送更方便。直到上小学,我们才把她接回来。
这五六年来,我父母的身体并不是太好。父亲腰椎间盘突出,有几次不慎扭伤,好长时间都动弹不得;母亲也常常因膝关节软骨磨损严重而行走不便。我妈曾经跟孩子开玩笑说:因为有我们大宝贝,爷爷奶奶不敢病,不敢老,也不敢死啊!
虽然是说笑,但我的确能感到父母一天天老了,精力大不如前。如今我们把孩子接回来,他们也能松口气。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放开,我们可以再生一个了,但我们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要真再生了二孩,谁来帮我们看孩子呢?
刚看到国家公布“全面二孩”政策的新闻时,我和女儿开玩笑,问她想要小弟弟还是小妹妹。没想到一向乖巧的女儿反应特别激烈,大哭大闹,很坚决地说她不想要,哭得直发烧。老公心疼闺女,一个劲儿埋怨我。
女儿病好之后,每晚非要和我们挤在大床上睡觉,让我给她唱歌讲故事才能睡着。我问她为什么不乖了,她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妈妈,我就是可爱的小宝宝,你不要再生别的宝宝了好不好?让我哭笑不得,心里还有些酸楚。随口一说的事,却让女儿心理负担如此沉重,我觉得很对不起她。
为了不让她忧虑,我们好好谈了谈。我问她,是不是因为妈妈说要小宝宝,让你不高兴啦?她点点头。
她告诉我,班里的小晴去年家里添了个弟弟。妈妈为了照顾弟弟不关心她了;很多叔叔阿姨送了很多礼物,却没有一样是给她的;来做客的阿姨还笑眯眯地跟她说,妈妈生了弟弟,就不要她了,问她要不要跟阿姨回家。妈妈抱着弟弟,也笑着说是啊是啊,你跟阿姨走吧。她想哭,又怕妈妈说她不懂事。女儿说,小晴每天无精打采的,也不愿意跟她们一起玩了,学习成绩也下降了。在女儿眼中,小晴的一切“不幸”都是因为多了个弟弟,她很害怕自己也变成那样。
我一再保证,就算有了小宝宝,妈妈也不会不爱她。但女儿不相信,又哭了起来,大有一发不可收之势。我吓得赶紧表态,指天誓日地说绝不会生小宝宝,就要她一个,这才平息了风波。老公知道以后,说既然女儿反应这样强烈就算了,反正二孩也不是生活必需品。
我看过很多关于生二孩后,大孩做出极端举动的新闻和帖子。有老大把老二从楼上扔下去的;有老大把老二带出门故意丢了的;有为了不让妈妈生二孩自杀的;还有老大已经成年,因为妈妈生了老二和家里断绝关系的。有个新闻说,一个15岁的小姑娘跟她妈说,你要敢给我生个弟弟,我就让你当外婆。这让我感到心凉,现在的孩子这是怎么了?!
从我结婚起,我老公就没干过任何家务活,所有家务都是我承担。孩子出生之后,我辞职做起了全职主妇,现在又要照顾孩子,又得伺候他,还在做淘宝代购,感觉非常疲劳。
老公是他们公司的销售部经理,挣得不少,但相对应的就是平时工作非常忙。干销售的应酬都很多,联络客户喝酒吃饭、半夜才回家是经常的事。难得赶上休假,他基本上一上午都不会起床。好不容易起来了,除了吃饭就是窝在沙发里玩手机游戏。有一次我忙着做饭,让他帮我看一下孩子,等我转头一看,孩子把一整包新的面巾纸全都一张一张抽出来,扔得满地都是,而老公沉浸在手机游戏里,头都没抬过……
我妈和我婆婆都还没退休,没法帮我带孩子,我曾想过请个保姆,但老公不同意,说不喜欢家里多个外人,也不放心让保姆单独带孩子。没办法,我只能放弃了工作,专心照顾孩子。
带了一段时间孩子,我发现老公对我的态度越来越不好,尤其是我忙不过来,需要他搭把手的时候。他说我既然不上班,就应该包揽全部家务,他在外面那么忙,回来就应该绝对的放松休息,这样才有精力继续打拼,赚钱养我们娘儿俩。他高兴了就过来逗逗孩子,抱着一边亲一边夸:“真是我的好儿子!”懒得动了就往沙发上一躺,什么事都不管,孩子一哭就叫我:“快看看你儿子怎么了?”凭什么乐了就是“他儿子”,哭了就成了“我儿子”了?我可真是受够了!
为了自己在家里说话能有底气,我又做起了淘宝店,专门代购一些国外的母婴用品。到现在经营了一年多,效益还不错,但体力精力消耗很大。我身高168厘米,体重却不足90斤,而且日益下降。每次闺密见到我,都劝我去医院检查检查,我也想去,但根本没时间。
老公问过我想不想生二孩。我一边拖地一边说,我觉得自己现在和养了两个孩子差不多,不用再生一个了。他撇撇嘴,继续低头玩手机去了。
我现在实际上算是待业,因为生不生二孩这个问题,我前些日子刚刚被公司解约了。
我是生完孩子之后来到这家公司的。在我求职面试时,面试官问过我的婚育状况,问我能不能适应常常出差的工作。我告诉他,我孩子即将上幼儿园,家里有老人帮忙照顾,我可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
面试官很满意我的回答,我顺利找到了工作。老板对我的能力非常满意,我一步步升职到了总经理助理这个位置,虽然工作强度大一些,常常要出差,但收入待遇都非常好。
“单独二孩”政策放开之后,我们可以再要一个孩子了。但是由于工作特别忙,我们也没有特别计划好什么时候生,只是到医院去做了一个孕前检查。结果显示身体没有什么问题,我们也就停止了避孕措施,想着等什么时候怀孕了,再做下一步打算。
今年夏天,我发现自己怀孕了,但不知什么原因,还没到三个月就胎停育了。没办法,我去医院做了清宫手术,和公司请了半个月的小产假。休假结束,我回到了岗位继续工作,一切风平浪静,没有任何异常。
我们的劳动合同是每年一签,每年年底人力资源部都会和每位员工单独谈话。按惯例,每年的工资都会按全年的工作情况提升一些,但是也需要自己和人事谈“价码”。前段时间,人力资源部找我,我还以为又是惯例的提工资谈话,还盘算着这次和经理怎么“砍价”合适,没想到经理告诉我,明年公司不和我续约了!
我完全没有心理准备!我在工作上没有任何失误,公司也没有大规模裁人的动向,为什么单单和我解约?我私下找到和我相熟的同事,拐了好几道弯才勉强打听到,我请了小产假,公司因此认为我有生二孩的计划,那么我怀孕期间以及孩子哺乳期间都无法出差,也不能承担强度很大的工作,而那时我还受劳动法保护,公司相当于要白养我两年甚至更长时间,不如现在趁我在什么事都没有的情况下,正常和我解约。
现在我正忙着整理平时加班的材料,争取让公司把今年全年的年终奖发给我,至于工作就只好放弃了。我看到新闻说,现在女研究生求职都把“已婚已育”写在简历里了,这样有求职优势。按说我也是靠着“已婚已育”的优势得到这份工作的,没想到丢工作也是因为要生孩子。
所以,为了下一份工作,我这些年暂时不准备再考虑生二孩的事了,但再过两年,我就“高龄”了,更不好生。看样子,这辈子很可能我们就这一个孩子了吧。
我从来就没想过生二孩,以前政策不允许的时候没想过,现在政策放开了也没想过。因为我想把我全部的爱只给我女儿一个人就好了。
我从小生长在农村,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算是“80后”里面兄弟姐妹比较多的。我爸妈重男轻女的情结非常严重,所以我这个处在中间的二女儿,童年生活可以说是十分艰难的。
在我小时候,每当不小心犯了错,爸妈教训我时,都会用很粗的木棍打我;而弟弟无论怎样调皮,爸妈都不会责罚他,却反过来怪我没有照看好弟弟。
为了摆脱这种不公平的待遇,我想不到其他办法,只能努力学习,希望能以好成绩来换取父母的爱,最起码能换来相对宽松的生活环境。但我一路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读过来,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棍棒变成了漠视。
也多亏了父母的漠视,我培养成了独立自主的个性。在大学时,别的同学可能还要向父母要生活费,而我大部分学费都是自己打工挣的。我外语成绩很好,找到一家教外国人说汉语的培训学校当老师,工资比其他兼职工作要高许多。
快毕业时,爸妈还是没有过问我的工作问题。我自己和培训学校的校长联系好,毕业到这家培训学校的海外分校去工作。就这样,我毕业后没有花爸妈一分钱就办了出国,还申请到了学校,一边学习,一边打工挣生活费。后来,硕士学位拿到手,我也认识了老公。
婚后,老公还问过我想不想多生几个孩子,在国外我们也有这个条件。但我告诉他,我从小就想过这个问题,我以后只会要一个孩子,不管是男孩女孩,我只生一个,把我全部的爱都给他(她)。我受够了父母的不公平待遇,我不会让我的孩子再被这样对待。我知道自己有些极端,有些矫枉过正,但我真的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个坎。现在看着女儿幸福地长大,我已经很满足了。
在我刚刚怀孕的时候,很多亲朋好友都开玩笑似地猜测过孩子的性别。让我记忆特别深的是有个同事问我,“你准备开‘建设银行’还是‘招商银行’?”看我不明白,她特意给我解释了一下:现在生闺女是“招商银行”,取“招商”之意,是说女儿长大后,能招来个赚钱养家的女婿,爸妈就算享福了;而生儿子则是“建设银行”,取“建设”之意,爸妈为了儿子将来结婚做准备,要努力挣钱买房。
我听了觉得又好笑又贴切。现在大多数小夫妻婚后都愿意单过,而由男方婚前准备车房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没有房,是全款还是按揭,成了男性择偶的硬件、加分项,这也让婚恋行为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市场”,似乎用房和车就可以为男人明码标价。
孩子半岁时,我抱着他在楼下晒太阳,看见一位阿姨推着一辆双胞胎婴儿车遛弯。听其他妈妈说,这个阿姨是宝宝的奶奶,她家在我们小区里很有名,她儿媳本来生了一个男孩,“单独二孩”政策一放开,就又生了二孩,没想到是对双胞胎男孩,相当于这个奶奶现在有三个小孙子。
“那她家平时得多热闹啊!”我为奶奶带三个小男孩的辛苦感叹,却被其他妈妈“鄙视”我“目光短浅”。“三个儿子,将来就得准备三套房!也就是因为男方家里是拆迁户,家里好几套房。要是普通人,头一个生了男孩,怎么还敢生二孩?万一真跟她们家似的,爸妈卖血卖肾也买不起三套房啊!退一步说,即使就俩男孩,爹妈也够呛!”这么一说,我突然想到,我就是这种“因为生了儿子不敢生二孩”的“普通人”啊。
“二孩”政策放开后,我又在网上看到了“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的升级版本:一儿一女是“平安银行”,凑成一个“好”字;两个女儿是“浦发银行”,家里两个金龟婿,不怕发不了财;两个儿子是“民生银行”,爸妈恐怕要好好体会体会民生疾苦;而要是谁家也是一家仨男孩的话,那就真成了“汇丰银行”,爸妈绝对“会疯”了……
看这情况,我还是别考虑“扩大经营范围”了,老老实实开我的“建设银行”吧!
从小我爸妈就没怎么管过我,他俩崇尚的是国外的教育方式。我很小就独自上学放学,在家也要分担家务劳动。爸妈非常注重培养我独立自主的性格和能力。我从初中开始住校,高考时报了外地的大学,毕业前又申请了英国的研究生……基本上所有大事都是我自己做主。
我回国后找了个不错的工作,在单位里认识了我老公。结婚后,老公经常出差,但因为我已经习惯了独自一人随心所欲的生活,反而乐得清闲。
至于生孩子,我有我的顾虑。我爸妈明确告诉我,他们可以出钱给我请育儿嫂或者保姆,但不会亲自帮我带孩子。我也能理解他们,他们年轻时连我都不怎么管,现在年纪大了,更不会愿意带孩子了。可是我又不愿意让婆婆过来。老公家在外地农村,我没跟婆婆见过几面,而且我一个人自由自在惯了,也怕处理不好婆媳关系。
这样看来,我必然要将大部分时间精力都给了孩子。我一贯独往独来、我行我素,光是想想以后被孩子拴住的生活,我就特别抵触;但要说这辈子就不要孩子了,我又怕到老了后悔,那时候想要也要不了了,所以内心深处一直比较矛盾。
老公对要孩子这事也是持可有可无的态度。我们经过商量,决定将犹豫期拖延到我35岁——最佳生育年龄结束之前。如果35岁时还没有考虑好,就彻底决定不生了,丁克到底。生一个我们还这样瞻前顾后,我想无论如何我也不会考虑再生二孩了。
我和老公自从有了孩子之后,天天吵架。我对今后的婚姻很悲观,常常觉得过不下去了,怎么还可能再生二孩?
我们是相亲认识的。他是典型的凤凰男,家在偏远的山区农村,家里还有三个姐姐一个弟弟,只有他一人考到了北京,还一路读到博士,毕业后作为技术人才被招进了一家500强的外企。
我认识他时,他已经是他们公司的技术部骨干了,正准备在北京买房成家。我当时很欣赏他,家境那么艰苦,他还能如此优秀,说明他个人能力非常强,前途也应该是一片光明的。于是我们开始了交往。
我提出要求:婚前先买房,他付首付,婚后我俩一起还贷,但房子要落在我名下,否则不登记。这让他非常为难。
我是有我的考虑的。他的确是挣得比我多得多,但是毕竟要时常接济父母姐弟那一大家子,积蓄只够首付,而我是独生女,家就在北京,经济负担也不重。也就是说,基本上他只出首付,之后的还贷就不好保障了。说起来,我才是还款的主力,并没有沾他多少光。
我们都是因为年龄到了着急结婚,感情并没有那么深。说实在的,我不信任他,而房子属于我,我才能更放心去结婚。
虽然他很不满,但终究是同意了。房子买好后,我们办理了结婚登记,但从装修新房、筹备婚礼开始,我就觉得他变了,变得特别抠门,一切都捡最便宜的买,我稍微要求贵一点的东西,他就特别生气。
婚后不久,我怀孕了,爸妈住过来照顾我,孩子出生后,又接着照顾孩子。看我爸妈住着一直没走,他的脾气变得越来越不好。一开始和我吵架还避着爸妈,后来发展到当着爸妈冲我嚷嚷,最后甚至直接顶撞我爸妈。我觉得他就是在找茬,归根结底还是对房子这事不满。
我想过离婚,但父母不同意,他们觉得我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问题,离婚对我和孩子都不好。
所以我也就一直忍到了现在,但也说不好到何时我们就散了,怎么可能还考虑生二孩呢?!
在国家提倡“只生一个好”的年代,许多夫妻把“有两个孩子”当成一个美好的愿望,真正符合条件能实现愿望的只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处于艳羡状态。
政策放开了,让更多的人有了可选择的余地。按说选择多了是件好事,但有一部分人却愈加纠结起来。
2014年是“单独二孩”政策在全国落地的第一年,当年出生人口比上一年增加47万。对于这个数字,当时在社会上有一些声音,认为“政策遇冷”,人口并没有达到人们想象中的爆发性增长。虽然国家卫计委官员在不同场合表示,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基本符合预期,但不可否认的是,的确存在着一部分新近符合政策的夫妻,并没有因此而真正生育二孩。
“全面二孩”政策公布后,到落地实施之前,同样有社会学者对今后一段时间的出生人口以及生育率作出了相应预测。而政策落地后,达到的效果与预测结果之间到底有多少落差,主要也还是要看当前目标人群现实生育意愿如何。生育政策调整了,出现了更多合乎条件可以生二孩的夫妻,但在他们当中,到底有多少人真正愿意生二孩呢?
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使生育政策已经进一步放宽,从“单独二孩”调整到了“全面二孩”,仍然不是每一对夫妻在生二孩这件事上都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笼罩在国家未来发展大方向之下,他们更多考虑的是,生二孩是不是满足自己小家庭的真实的情况。也正因此,他们中的一些人做出了保守选择,也不是绝对“不生”,只是在他们的眼前,“不生”的理由比“生”的理由要强烈得多而已。
如果把“生”与“不生”的理由都罗列出来的话,似乎“生”的理由更偏向于感性,而“不生”的理由则更加理性。“生”的理由大多数属于未雨绸缪:给孩子找个伴,缓解未来养老压力,降低失独风险等,而“不生”的理由更多出于现实考虑:教育成本过高,生活品质下降,高龄导致孕产风险加大,隔代抚养实施困难,女性求职压力增加等。
我们无法置身局外,单纯评价到底是应该“生”还是“不生”,这应是每一对夫妻依据自己现实状况做出来的选择。而如何消除群众的生育“顾虑”,如何完善与推行教育、医疗、生育福利等配套政策,如何在职场与家庭中积极地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落实,如何有利于群众真正满足自身生育意愿等,还是要靠政府下一步重点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但愿每一对夫妻,今后都能在生育政策范围内实现真正的自由选择;但愿他们无论选择生或是不生,生一个或是两个,都能遵从内心的愿望,比较轻松地做出决定。(文字:中国妇女报记者 侯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