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的商业生态中,提及职业打假人,商家们无不眉头紧锁,监管部门则头痛不已,而公众对其态度则犹如雾里看花,虽偶有耳闻,却又知之甚少。然而,当网红铁头因涉嫌敲诈勒索被警方立案侦查,或是王海与主播辛巴的糖水燕窝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时,这些所谓的打假斗士便瞬间跃入大众视野,成为热搜榜上的常客。然而,这些打着正义旗号,实则以打假为名、行牟利之实的群体,对营商环境的破坏力不可以小看,其危害程度已然到了必须依法规制的地步。
过去,对于职业打假人是否应当予以约束,各界看法不一。一方面,部分监管部门和司法机关视其为市场清道夫,认为他们无论动机如何,客观上确实起到了社会监督的作用,有助于净化市场环境。然而,另一方则将其贬为捣蛋鬼,指责他们过度关注食品过期、标签不规范等细枝末节,滥用投诉举报、信息公开、复议诉讼等权利,耗费了大量宝贵的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对正常的市场秩序造成了干扰。
如今,随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2024年版)》(以下简称《重点举措》),这一争议似乎有了明确的答案。《重点举措》明白准确地提出要依法规制职业索赔行为,明确区分职业打假与正常消费者索赔,对那些利用投诉举报谋取不正当利益、侵犯商家权益、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职业打假群体的团伙化、专业化、规模化趋势带来的问题,决定不再姑息纵容,而是要对其从严审查、谨慎立案,从根本上解决该不该管的问题。
面对精于钻营法律空子、有时比基层执法人员更熟稔法规的职业打假人,怎么样才能做到精准打击,让其无利可图,成为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一大挑战。以往,面对职业打假人提出的看似荒谬,实则抓准商家疏漏的赔偿诉求,执法人员往往陷入罚之过重,不罚又失公允的两难境地。而这背后,正是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运用难题,令基层执法人员左右为难。
对此,《重点举措》给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首先,出台食品安全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首违不罚清单和食品安全轻微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不予处罚清单,为基层执法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操作依据,避免过度执法或执法不公。其次,严格贯彻标签标识、说明书、宣传材料等瑕疵不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规定,断绝职业打假人借此获取高额赔偿的途径。这两项举措如同为基层执法人员配备了操作手册,让他们在面对职业打假人时心中有数,能果断作出合理判断。
更为关键的是,《重点举措》还祭出了杀手锏——对那些采取夹带、调包、造假、篡改商品生产日期等恶劣手段骗取赔偿或实施敲诈勒索的职业打假人,不仅剥夺其索取惩罚性赔偿的权利,更要将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置,构成犯罪的,还将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此举无疑彻底封死了职业打假人只假打、不担责的灰色通道,让其无处藏身。
尽管对职业打假人采取了严厉规制措施,但这并不代表社会监督力量的削弱。相反,监管部门多次强调鼓励吹哨人制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依法发挥惩罚性赔偿对严重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的社会监督作用。如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和财政部联合出台的《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举报人最高可获高达100万元的奖励。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职业打假人具备丰富的专业相关知识和法律素养,倘若能放下逐利的私心,转向成为真正的社会监督者,或许更能发挥其价值。他们的转型,不仅能有效填补社会监督的空白,也有助于构建更加公正、透明、有序的市场环境。
综上所述,国家对以打假牟利为生的职业打假人群体的严厉打击,不仅是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力捍卫,更是对真正消费者权益的有力保障。随着《重点举措》的落地执行,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更加健康、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让商家安心经营,让我们消费者放心消费。那些曾经以打假为名、行牟利之实的职业打假人,终将迎来属于他们的末日,而在阳光下,真正的市场清道夫将得以茁壮成长,为构建和谐市场环境贡献应有的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